國航西南運控保障進出港旅客約981.6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11年12月31日消息:2011年,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西南分公司地面服務部運控中心全體干部員工在上級單位和各級領導的帶領下,團結一致、通力合作,克服了機場改擴建、人員短缺、航班量激增等問題給現場生產帶來的重重困難,不但保障了現場生產高效有序開展同時也出色地完成了各類特殊的保障任務尤其是航班大面積不正常的處置工作。截止2011年10月運控中心組織指揮保障了進出港航班約7.9萬架次,進出港旅客約981.6萬人次;保障軍運工作;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慶保障等各項專包機保障工作。
運控中心工作重心是保障好現場的生產,尤其是大面積航班不正常的保障工作。截止2011年10月,成都地區(qū)共發(fā)生了9次大面積航班不正常,運控中心按規(guī)定立即啟動《大面積航班不正常預案》及時將不正常信息和可能引發(fā)的后續(xù)問題報告地服部當日值班經理和地服部領導。及時與HCC、簽派等部門聯系,了解航班大面積不正常情況及預計延誤時間,查詢銷售系統(tǒng),通知控制室鎖定不正常航班的座位,提出航班合并,取消等合理化建議,做好航班處置預案。關注航班動態(tài),及時將不正常航班信息準確輸入FGOS系統(tǒng)。及時通知機場指揮中心廣播延誤信息,積極與相關航站聯系妥善安排回程旅客。針對可能和己經發(fā)生的緊急特殊情況,進行協(xié)調指揮各中心做好處置預案和現場處置工作。
7月3日14:00左右成都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陸續(xù)有20余個航班備降導致航班大面積延誤并影響到7月4日整天航班運行。3日航班正常率為40.3%,延誤4小時以上的航班19班;4日航班正常率為22%,延誤4小時以上的航班6班。面對罕見的暴雨天氣,航班取消多,旅客大面積積壓,運控中心員工干部職工加班加點通宵堅守在崗位上,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時梳理航班,協(xié)調HCC、公司簽派合理調整運力,指揮現場各中心做好長時間延誤航班的彌補服務工作,通過與公司各相關單位的密切配合,順利完成了當天生產任務,運控中心未發(fā)生一起因安排旅客不合理引起的旅客服務質量投訴。
每年的暑運是公司保障的難點,2011年整個暑運期間早班出港人數均超過4500人,其中超過5000人有76天,更有3天超過了6000人。早班平均出港5111人次,平均靠橋率僅為23.3%,已達到地服部保障瓶頸。面對這樣的困難,運控中心不是消極等待,而是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與HCC及現場協(xié)商停機位、登機口等,盡力協(xié)調各中心工作,合理安排人員,認真組織部署各保障細節(jié),加強現場生產組織,確保旅客順利成行,盡力保障航班正點。由于早班保障較好,今年暑運期間航班整體運行較順暢,特別是10月1日早班,旅客人數達到了6200人,由于保障得力,無一班晚關艙門航班。
運控中心作為一系列重大保障活動的地服牽頭單位,對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慶的專包機保障高度重視,聯絡相關單位,協(xié)調各類關系,借鑒以往類似活動的保障經驗認真制定保障方案,細化了地服部各中心的每個保障環(huán)節(jié),確保每個關鍵控制點都有干部負責,積極準備5次專題保障會議的召開,參加了專門的保障小組。7月17日,7月21日,7月22日為期三天的保障過程中,參與此次保障的領導和員工共計75人,特種車27臺,完成了20個進出港航班的地面保障工作。運控中心立足于自己的保障工作,在上級單位的統(tǒng)一指揮下,服從大局,服從統(tǒng)籌,做好協(xié)調配合,在各兄弟單位的幫助和支持下,圓滿地完成了這次民航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專包機重要地面保障任務。
今年公司推行了FGOS系統(tǒng)的上線運行,運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與信息中心西南分部項目組保持著緊密聯系并及時溝通,提前了解FGOS的功能和主要操作指令,在3月初就完成了全員FGOS培訓,4月初配合做好系統(tǒng)設施設備配置和調試,4月底全體調度員均能熟練掌握生產指令。由于FGOS是新的指揮系統(tǒng),為了該系統(tǒng)更好地為現場生產運行服務,提高信息傳遞實效性,提高現場保障運行順暢,運控中心在試運行期間認真收集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反饋給西南信息分部及時解決。結合西南航班運行特點,利用新系統(tǒng)的功能,解決了計劃制作問題,增設了航班人數信息顯示欄,定制了常用短語,增加提示功能等,從而優(yōu)化了生產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了FGOS在5月31日正式投入生產和正常運行。
運控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協(xié)助公司做好不正常航班費用的管理工作。航班發(fā)生不正常時調積極調配航班,提出合理化建議,主動與HCC進行溝通協(xié)調,及時向銷售部門反饋航班不正常信息,對未銷售的空座進行鎖定,避免了個別航班長時間延誤對公司服務品質的影響,同時減緩了現場生產保障工作的壓力,為公司節(jié)約了運行成本,避免了可能因無效益飛行造成的浪費,同時對管轄區(qū)域外站發(fā)生的旅客食宿安排和現金補償嚴格授權制度為公司增收節(jié)支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由于航班量的激增與運控中心人員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正常的航班保障已經受到影響。人員的補充是解決根本的辦法,在人員的補缺不能及時解決的情況下,運控中心的干部員工上下齊心延遲甚至放棄各種假期,在特殊時期調度室經理頂替調度長,調動長頂替調度員,保證一直有足夠人員在崗保障生產。同時加強加快對新進和轉崗員工的培訓,選擇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的員工擔任教員,制定切實有效的培訓方案,隨時跟進員工學習情況進行階段性考察,使其能夠迅速適應勝任調度工作。
2011年全體運控中心員工本著高度的責任心,順利地完成了“兩會”代表運輸、旺季生產保障、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專包機保障、拉薩、邦達、林芝高原運兵等運輸任務,得到了各個方面的認可和贊賞,為公司贏得了榮譽。默默付出著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充實著自己的人生,實現著對崗位真誠、對公司忠誠。來年運控中心全體員工將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用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業(yè)務技能,團結一心的奮斗精神續(xù)寫新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