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航空資本沖動與出路:政企合作各有所圖
2013-08-19民航新聞
民航業(yè)向民間資本二度開閘,挑動著地方和民營資本的神經。“航空搭臺,經濟唱戲”,蠢蠢欲動的不只是航空公司,還有各地方政府。但是,民航本是個不好啃的骨頭,
民航業(yè)向民間資本二度開閘,挑動著地方和民營資本的神經。“航空搭臺,經濟唱戲”,蠢蠢欲動的不只是航空公司,還有各地方政府。但是,民航本是個不好啃的骨頭,目前國內民航業(yè)的民營基礎薄弱,且生存環(huán)境變得更加艱難,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興的民營航空未來出路又在哪?
航空誘惑 政企合作各有所圖
為民營航空打過許多人事糾紛官司的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劉春泉律師告訴記者,如果現在的投資人按照財務投資的方式進來想賺一把后套現離開,恐怕將淹死在深不可測的航空業(yè)里。
不過現在,地方政府卻對成立地方航空公司興致盎然。
在瑞麗航空(投資方景成集團發(fā)跡于云南德宏)和青島航空這兩家新航企籌建的背后,都有著當地政府的參與。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曾說:“盡管面臨虧損,仍有26個省市自治區(qū)的主要領導進京跑航班要航線,原因是航線能給地方經濟帶來巨大利益。帶動就業(yè)、提升文化、搞活經濟,寧愿補,也要飛,也要建,就是這種關系。”
同樣,海航集團從去年底起謀劃與地方政府共同籌建烏魯木齊、黑龍江、長安、福州、廣西5家新航空公司,也定位于支線航空。這在一位資深業(yè)內人士看來,支線航空公司政企合作有著“航空搭臺,經濟唱戲”的意味在,“當地政府看好的是航空運輸發(fā)展帶來的其他產業(yè)的經濟效應,如招商引資、旅游等;新航企的成立可獲得廉價土地,以土地為抵押,還可以從銀行貸款,為母公司‘輸血’,其實這也是地方航空公司蠢蠢欲動的主要原因”。
很贊哦! ()
航空教育網免費擇校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