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從事38年空乘事業(yè)資深人士談服務與文化
在服務中,似乎暗藏著一種說不清的東西,相同的一次服務經歷,不同的人對服務的結果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同樣是一名服務人員,不同的客戶有時會對他產生不同的評價。是什么東西左右了人的認識,又是什么力量形成了人們認識上的差距?
記得在上世紀70年代,我剛入行時,中國還處于物質匱乏時期,居民的物質供應受到很大限制,各種票據充斥在每個角落。相比之下,民航屬于特供行業(yè),機上供應的糖果、中華牌香煙和口香糖都屬于緊俏商品。當我們提著茶壺為旅客倒上一杯清茶或遞上幾顆糖果時,旅客回報給我們的是感謝和滿足的目光。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物資的不斷豐富,機上的供應也從單一的中國產品到融入了更多的國際知名品牌。同時,旅客群體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在外來潮流的影響下,旅客的消費觀念從不成熟走向成熟,他們開始挑剔起我們的服務。上世紀90年代后,中國的變化日新月異,航空服務變成了大眾消費,旅客選擇的機會越來越多。雖然我們的飛機變大了,機艙的設備更新了,但旅客對我們的評價卻越來越復雜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年代旅客對服務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我的服務經歷中,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與旅客之間似乎存在著一些誤會,這些誤會是怎么形成的呢?上世紀90年代末,在一個飛往大阪的航班上,飛機因為機械故障在地面延誤了很長時間。機上有400多名旅客,一會兒有旅客突發(fā)疾病,一會兒有旅客提出在大阪的中轉時間不夠了,乘務員穿梭在旅客之間,大家都感到身心疲憊。直到飛機起飛后,客艙才安靜下來。沒想到開始分發(fā)餐食時,普通艙有一位年長的日本女性,由于餐盤中少了一份醬油而大發(fā)雷霆。此時剩下的備份餐食已不知分布在哪個餐車里,一時找起來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在前后幾個廚房的乘務員的合作下,終于找到了醬油。顯然,長時間的耽擱已讓這位旅客很難體諒我們,她認為乘務員是在有意欺負她。無論我們怎么解釋,她都表示自己因為生氣不愿意進餐了。即使后來我們將頭等艙的食物端到了她的面前,她也不領情,此時任何安慰都無濟于事??吹揭驗槌藙諉T的一個小疏忽,而對旅客造成的傷害,我意識到,我們有些失誤是不可補救的。在她情緒穩(wěn)定后,我又一次迎了過去,真誠地表達了我的歉意。看到我的態(tài)度很有誠意,她緩和了一下說,我的醬油不要了,水果可以吃。一場風波終于平息了。
另外一件事也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位公務艙的旅客給我們寫了一封信,投訴我們的乘務員歧視他的宗教信仰,信中的措辭非常激烈,看來問題很嚴重。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乘務員送餐時按照順序從前往后送,由于這位旅客坐在后排,輪到他選擇時已沒有了他想要的食物。同樣的事情在該航班的兩次供餐時都發(fā)生了,因此這位旅客非常生氣。這件事給我的震動非常大,乘務員的不敏感和機械的服務方式,讓一件小事差點兒釀成了國際事件。由此不得不引發(fā)我們對乘務員的培訓課程和服務程序進行改革的思考。
是什么讓我們的乘務員不以為然,又是什么讓我們的旅客變得容易發(fā)怒,我們與旅客之間的認識為何會形成如此大的差異?我發(fā)現在每一次爭論和誤解中,其背后都有一股力量在作用,這股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來源于一個人的習慣,是一個社會的現象,也是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是由時間和心靈釀造出來的,是自然積淀而成的,它是個性且獨特的。我們在一定時期內所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格代表了一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群體。每個人所受的教育和經歷又讓彼此之間形成了差異,服務者和被服務者身上都銘刻了時代的烙印和文化的特征。
服務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文化溝通、價值確認和情感互動。服務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服務的對象是千變萬化的個體,我們很難尋找到一個統(tǒng)一的服務模式。但我們卻能找到其中的規(guī)律和原則,那就是尊重我們的旅客,尊重他們的文化和歷史?,F今的航空公司已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文化對企業(yè)的影響,從服務人員招聘開始,他們更加注重應聘者的態(tài)度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在培訓方面也更側重從文化層面解決服務問題。
服務無界限,文化能共鳴。提高乘務員的個人修養(yǎng)和道德情操,特別是學習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在旅客中表現的特性,有助于我們贏得旅客的理解和信任,也有助于解開服務者心中的困惑。因為不了解而發(fā)生誤會,因為誤會而加大服務的難度,可以說,文化產生隔閡,文化也能溝通心靈,文化是服務之根。只有將文化融入服務之中,服務才具有真正的靈魂。(連載二)
相關新聞
連載一:一名資深空姐走過的服務歷程
?。ā吨袊窈綀蟆罚?/STR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