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黑名單不能由航空公司單方面決定
近日,一名航空公司頭等艙休息室服務員受傷的照片再次引發(fā)在民航業(yè)內設置“黑名單”的激烈討論?!拔屹澇稍O立‘黑名單’”,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航空運輸服務研究所所長鄒建軍認為,航空公司是一個企業(yè),它提供的服務也不是滿足無限的需求,它只能滿足它承諾的、它的成本控制能夠支撐的服務。
近年來,有關民航部門與乘客之間糾紛的新聞時常見諸各類新聞媒體。一方面,從“摑人耳光”到霸機占機,再到把民航工作人員“從窗子推下樓”,導致航空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威脅;另一方面,不但是一些“危險分子”,而且連一些傷、病、殘、孕乘客也頻頻遭到航空公司拒載。在此背景下,筆者以為對“航空黑名單”進行規(guī)范顯得緊迫而必要。
民用航空作為一個特殊的服務行業(yè),對運輸安全的要求相對較高。國際民航組織《防止對民用航空非法干擾行為的保安手冊》規(guī)定:“必須授權經(jīng)營人拒絕運輸被認為對航空器存在潛在威脅的人。登上或進入航空器前拒絕接受篩查的任何人必須被拒絕登機?!币虼耍?a href=http://www.52tianxi.com/hk/305/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航空公司限制有可能危及航空安全的特定人員乘坐飛機早已成為一項“國際慣例”。據(jù)《人民法院報》2009年7月12日報道,“9·11”恐怖襲擊之后,美國的飛行拒載“黑名單”一度多達100萬人。就此而言,我國民航設置拒載乘客“黑名單”并無不妥。
但是,由于民航設置拒載乘客“黑名單”極有可能損害消費者自由選擇公共運輸工具的權利,因而哪些人可以被列入“黑名單”必須遵守一定的認定標準和認定程序,而不能任由航空公司單方面作出決定。以美國為例,雖然法律規(guī)定航空公司有設置乘客“黑名單”拒載某些可能威脅航空安全者的權利,但是對于哪些人可以被列入“黑名單”,不僅有十分嚴格的選擇標準,而且必須與安全、司法等部門核準后才能最終確定,并適時調整。更重要的是,美國的“航空黑名單”需要在告知本人或在公共信息平臺公示后方可生效。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對于“航空黑名單”,不但我國相關法律沒有作出規(guī)定,而且國家民航總局也沒有制訂統(tǒng)一的指導標準,從而導致航空公司的拒載行為實際上處于“各自為政”的混亂狀態(tài),并存在很大的隨意性。顯然,在此情形下,任何航空公司如果單方面設置乘客“黑名單”,不僅無法服眾,反而可能導致更多的糾紛。所以,我國的“航空黑名單”要與國際接軌就應該全面接軌,不能讓航空公司只“接軌”權利卻不“接軌”義務。
為此,筆者以為,我國有必要從立法層面對航空法進行修改或作出司法解釋,對“航空黑名單”的確定主體、確定標準、實施程序、申訴渠道等作出具體可行的規(guī)定,使其做到公開透明,從而既維護公共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公民正當?shù)暮戏嘁妗?/P>
?。ā斗ㄖ迫請蟆罚?/STRONG>
更多消息請點擊專題(民航一線員工的血淚和尊嚴)

- 上一篇
增開兩臨時航班 南航上海試水澳洲貨運市場
民航資源網(wǎng)2012年2月23日消息: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南航”)將于2月22日、25日增開兩班上海始發(fā)至悉尼貨機臨時航班,計劃執(zhí)飛機型為B777F,試
- 下一篇
大連監(jiān)管局召開漢華航空運行合格審定啟動會
漢華公務機航空有限公司(簡稱“漢華航空”)自2011年4月進入籌建準備工作以來,經(jīng)各方努力已得到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和中國民用航空東北地區(q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