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留給有準備的人:訪國航西南機長顏德華
圖:顏德華,1986年6月進入民航系統(tǒng)從事飛行職業(yè)。先后執(zhí)飛過運5、運7、波音737、波音757等多種機型,安全飛行19000余小時,曾多次執(zhí)行重要專、包機任務,在“5·12”抗震救災中執(zhí)行空中運送傷員的首班飛行任務?,F(xiàn)為國航股份西南分公司飛行部安全運行副總經(jīng)理,一級飛行員。
午后,成都初夏的陽光帶著炙熱。記者初次見到顏德華時,他剛打完羽毛球回到辦公室,額頭上還布著一層密密的汗珠。說起午休時間的運動,他爽朗地告訴記者:“鍛煉身體也是為飛行準備啊!”
時刻想著飛行,時刻念著飛行,時刻準備飛行!這已經(jīng)是顏德華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談到飛行,他說得最多的一個詞是“幸運”。從幸運地成為了一名飛行員,到幸運地安全飛行了1.8萬小時,再到幸運地成為一級飛行員,幸運之神似乎總是眷顧著他。但是,細細聆聽他的飛行故事,會發(fā)現(xiàn)這份“幸運”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技術過硬讓他“風雨過后見彩虹”
剛進飛行學院的時候,年少的顏德華就被航空、氣象等專業(yè)知識牢牢吸引住了。沒有因別人眼中羨慕的眼光而迷失自我,沒有因飛行員的光環(huán)而驕傲。他懷著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樸實想法,一頭扎進了飛行的學習中。畢業(yè)后,他先后飛過波音737飛機和波音757飛機。特別是在波音757飛機上,他一飛就是19年,并且憑借著過硬的飛行技術和高原飛行經(jīng)驗,榮獲了國家一級飛行員的殊榮。
顏德華說,飛行是技術活,更是體力活,對飛行員的飛行技術和身體狀態(tài)是綜合考驗。多年來,不斷地提升飛行理論水平是他在飛行之余最樂此不疲的事。只有理論過硬了,遇到突發(fā)狀況心中才會有數(shù),才能作出最科學的決斷。
在多年的飛行經(jīng)歷中,幸運的顏德華總是“風雨過后見彩虹”。唯有一次特殊的風暴飛行讓他終身難忘。那是2001年的一天,當時,香港地區(qū)的臺風天氣已經(jīng)持續(xù)了3天。為了執(zhí)行緊急調(diào)機任務,在第三天天氣好轉(zhuǎn)后,顏德華的機組就受命飛往香港。顏德華清楚地記得,當飛機五邊準備降落時,突然的大風讓駕駛飛機的他明顯感到飛機的晃動加劇,風速已經(jīng)接近機型的極限,周圍閃電不斷。千鈞一發(fā)之際,顏德華在腦海里迅速思考著:天氣趨勢、復飛軌跡、雷達顯影……他迅速作出決斷:只要機組人員配合得當,按照飛機的性能可以安全降落。于是,他果斷指揮機組人員,一面控制好飛行姿態(tài),一面與塔臺保持通話,一面監(jiān)控發(fā)動機。當飛機平穩(wěn)降落在機坪上不久,暴風雨就覆蓋了整個機場。
藍天摯愛讓他飛到老,學到老
一次有驚無險的飛行讓顏德華心里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對于飛行安全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以后訓練飛行員時,他常常在模擬機訓練中有意無意的增添難度,讓年輕的飛行員習慣在惡劣天氣下掌控飛機。“天上的情況瞬息萬變,沒有過硬的技術怎么行?”這既是對年輕學員的忠告,更是對自己嚴格的鞭策。
如今,從事飛行管理的顏德華依然堅持飛行,總是主動爭取飛行任務。在他看來,飛行員必須要飛到老,學到老?!帮w行員不飛,那還叫飛行員嗎?”
多年來,顏德華把家里的大事兒小事兒都交給了親人,家只是他疲勞時休息的港灣。談到這些,這位硬漢眼中也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遺憾與內(nèi)疚。然而,每當飛行與家中的事情發(fā)生沖突時,他永遠選擇的是飛行,因為他明白,選擇了飛行生涯,就意味著將自己的一生交給了藍天,奉獻給了旅客。2008年汶川地震發(fā)生后,顏德華執(zhí)飛了第一架運輸傷員的飛機飛往廣州。那段日子里,他連續(xù)9天沒有回家,和很多飛行員一樣住在飛行部臨時搭的帳篷中,隨時準備執(zhí)行飛行任務。
無論是平日里的飛行,還是特殊飛行保障,對于顏德華而言每一次飛行都是一樣。他都會從飛行準備開始,按部就班,細致做好每一項工作。他說,安全飛行是我的職責,捍衛(wèi)國家財產(chǎn)和旅客生命更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