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問答】空中管制是如何實現(xiàn)的?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線,對空中交通進行有效管理是保證飛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至于如何實現(xiàn)空中交通管制,這要從我們頭頂上的天空談起。
為了有效完成空中交通管理任務,我國領土和領海上空的空域被分為十個飛行情報區(qū),分別是沈陽、北京、上海、廣州、昆明、武漢、蘭州、烏魯木齊、香港和臺北,目的是便于對在中國境內以及飛越我國領空的境外航空器提供飛行情報服務。
每個飛行情報區(qū)內(香港和臺北除外),分別設有諸多管制空域,而所有管制空域就是由空中交通管制部門來提供情報服務的。在這些管制空域內,又進一步劃分為高空管制空域、中低空管制空域、進近管制空域和塔臺管制空域,覆蓋了從地球表面到巡航高度上限的所有空間。所有在我國管制空域內進行的軍用、民用、通用等航空活動,都接受空管提供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務。
接下來我們以一個北京首都機場至上海虹橋機場的航班為例,向大家具體介紹在一個航班飛行的全過程是怎樣實現(xiàn)空中交通管制的。
假設一個航班號為國航1501的航班準備從北京首都機場飛往上海虹橋機場。在飛行的前一日,航空公司會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提交該航班的飛行計劃。空中交通管制部門在審核后批準該計劃。
此時,飛機已經(jīng)??吭诶葮颍却每偷菣C。當旅客登機完畢,貨物被裝進貨艙,油料也已添加完畢后,機組會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門進行首次聯(lián)系。
未知空域/圖1
一、首次聯(lián)系:目的是取得航路放行許可。航班首次聯(lián)系的空中交通管制單位為放行席位。放行席位設在機場管制塔臺,負責發(fā)放航班的航路放行許可。它是整個飛行進程的開始,所有按儀表飛行規(guī)則飛行的航空器,比如這個航班的飛機,在起飛前都必須得到相應的航路放行許可。放行許可的主要內容為,許可放行的界限(通常為目的地機場);使用的起飛跑道;起飛后執(zhí)行的標準離場程序(標準離場程序是航空器從機場區(qū)域到航路飛行的一個過渡,這些程序在機場的使用細則中進行公布);航路飛行高度;應答機編碼(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地區(qū)為雷達管制區(qū),雷達系統(tǒng)對航空器的應答機編碼進行識別后能對航空器提供雷達管制服務)等。
通話舉例:
飛行員:北京放行早上好,國航1501,目的地上海虹橋,請求放行許可。
管制員:國航1501早上好,北京放行,許可放行至目的地上海虹橋,航路高度XXX,使用跑道XXX,按XXX標準程序離場,應答機編碼XXXX。
未知空域/圖1
二、地面滑行:在航班取得航路放行許可,經(jīng)檢查一切正常后,機組申請離開停機位滑行至相應的起飛跑道。這時,航班的管制權就由放行席位移交至地面席位(管制權的移交是通過指令機組轉換至下一個管制席位的頻率來實現(xiàn)的)。地面席位也設在機場管制塔臺,具體負責整個機場除跑道區(qū)域的機場活動區(qū)的交通活動的指揮。在機組申請離開停機位時,地面管制員會給機組發(fā)布一系列的滑行道指令,引導航班滑行至指定跑道附近。
通話舉例:
飛行員:北京地面早上好,國航1501,停機位301,請求推出開車。
管制員:國航1501早上好,北京地面,可以推出開車跑道XXX。
飛行員:北京地面,國航1501,開好車,請示滑出。
管制員:國航1501,北京地面,可以滑出,跑道XXX,經(jīng)滑行道XX XX XX XX。
未知空域/圖1
三、起飛許可:在航班接近指定起飛跑道時,航班的管制權由地面席位移交至塔臺管制席位。塔臺管制席位也在機場管制塔臺,具體負責指揮跑道區(qū)域航空器起降,以及機場周圍指定區(qū)域內飛行的航空器。在確認跑道上無其他航空器及障礙物且氣象條件符合起飛標準后,塔臺席位管制員將許可航班進入指定跑道并起飛。
通話舉例:
飛行員:北京塔臺,國航1501,跑道XXX外等待。
管制員:國航1501,北京塔臺,進跑道XXX等待。
管制員:國航1501,北京塔臺,地面風XXX,跑道XXX,可以起飛。
未知空域/圖0
四、離場管制:當塔臺管制員目送航班飛離地面后,就將其管制權移交至進近管制席位。進近管制席位設在機場管制塔臺或其他單獨的地點,是專門負責一個或多個機場進離場航空器管制的席位或多個席位的統(tǒng)稱。進近管制屬于中低空管制,而進近區(qū)域通常為覆蓋一個或多個機場的水平區(qū)域,垂直范圍在從地表至 6000米的高度。在這個區(qū)域中,進近管制員主要依靠雷達,對該區(qū)域內飛行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務。
通話舉例:
飛行員:北京進近,國航1501,跑道XXX起飛,聽你指揮。
管制員:國航1501,北京進近,雷達已識別,上升到標準氣壓6000米保持,加入XXX標準程序離場。
未知空域/圖0
五、區(qū)域管制:隨著航班的持續(xù)上升,接近進近管制的高度上限時,進近管制員就會將航班的管制權移交至區(qū)域管制席位。區(qū)域管制區(qū)通常為高空管制區(qū),為 6000米以上的空間。在區(qū)域管制區(qū)內,航空器通常為巡航飛行階段。隨著飛行進程的推進,航空器會由一個區(qū)域管制區(qū)飛入另一個區(qū)域管制區(qū),直到接近目的地機場。
通話舉例:
飛行員:北京區(qū)調,國航1501,高度6000米保持,聽你指揮。
管制員:國航1501,北京區(qū)調,上升至航路高度101(即10100米)保持。
......
管制員:國航1501,北京區(qū)調,聯(lián)系上海區(qū)調XXXXX(頻率),再見。
飛行員:聯(lián)系上海區(qū)調XXXXX,再見,國航1501。
隨著目的地機場的臨近,區(qū)域管制員將下降的航班再次移交至進場管制員,接著移交至塔臺管制員、地面管制員,直到航班停靠在目的地機場的廊橋為止,也就是前面描述的反過程。這樣,整個飛行進程就順利結束了。
做一個小結:通常情況下,一個航班從準備飛行到飛行結束,需要經(jīng)過數(shù)個管制席位的指揮,分別是放行席位地面席位塔臺席位進近席位區(qū)調席位(沿航路可能有數(shù)個區(qū)調席位進行交接)進近席位塔臺席位地面席位(需要補充的是,這是一般情況;在某些地區(qū)或機場,由于空中交通流量不同,空域和機場的繁忙程度不同,需要經(jīng)過比上述更多或更少的管制席位)。因此,在整個飛行進程中,空中交通管制服務是通過一個一個的空中交通管制單位、席位無縫連接起來的。
換句話說,您乘坐的航班一直是在空中交通管制員的嚴密監(jiān)控下飛行,而管制員們的職責就是保障每一個航班的飛行安全。
你也喜歡看飛機?你也有關于飛機或飛行的問題想知道答案?歡迎提問,我們將找專業(yè)人士為你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