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A380能否“攪動”中國航空市場?
今年10月,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南航”)將接收首架空中客車A380飛機,成為中國第一家、全球第七家運營空中客車A380飛機的航空公司。
截止到目前,全球有54架空中客車A380飛機交付運營,服務(wù)于38條航路,通行于25個目的地。全球已投入運營的空中客車A380已總共飛行了33000多個商業(yè)航班,累積30多萬飛行小時,超過1200萬名乘客乘坐過空中客車A380飛機。實踐表明,空中客車A380受到航空公司和乘客的普遍歡迎,“空客A380效應(yīng)”日益凸顯并繼續(xù)擴大。南航引進空中客車A380后,會對中國的國際航空市場格局造成改變嗎?
“空客A380效應(yīng)”影響市場
全球現(xiàn)有6家航空公司運營空中客車A380,分別為新加坡航空、阿聯(lián)酋航空、澳洲航空、法國航空、漢莎航空和大韓航空。根據(jù)這些已運營空中客車A380飛機的航空公司的數(shù)據(jù)資料顯示,空中客車A380能幫助航空公司提高客座率,擴大市場份額,降低運營成本,為航空公司帶來更多的營運收入。
據(jù)空客公司披露,在一條重要的亞洲航線上,隨著空中客車A380的投入運營,在該航線上運營的兩家航空公司的市場份額發(fā)生了逆轉(zhuǎn)性變化。空中客車A380運營商的市場份額由之前的落后4個百分點轉(zhuǎn)變成領(lǐng)先4個百分點。而在某航空公司亞洲至歐洲樞紐機場航線上,在空中客車A380投入運營前,其總旅客運輸量月增長率為1%;同時期其競爭對手在同航線的總旅客運輸量月增長率為1.75%。該航空公司2008年3月在此航線投入空中客車A380飛機之后的10個月內(nèi),其總旅客運輸量月增長率上升至2.2%,而同期競爭對手在同航線的總旅客運輸量月增長率則下降為-1.5%。
2008年的經(jīng)濟危機把全球民航業(yè)帶入了低谷,但是在2008年5月8日,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簡稱“新航”)開始采用空中客車A380飛機執(zhí)飛新加坡——東京的往返航線。一年的時間里,新航在此航線的旅客人數(shù)增長7%,而采用其他機型執(zhí)飛這一航線的航空公司,包括全日空、日航、合眾國航空公司、達美航空公司,旅客數(shù)量都出現(xiàn)了2%~3%的下降??梢姡词故窃谌蚪?jīng)濟危機期間,空中客車A380也能與競爭者搶奪市場份額,促進旅客數(shù)量的增長。
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空中客車A380也為航空公司帶來了更多收益。在澳大利亞—美國的航線上,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 Limited)的定價比其競爭對手高出33%~60%,盡管是使用了空中客車A380這一大型飛機,其客座率依然達到了85%,高出其競爭對手5~20個百分點,顯而易見,航空公司獲得了更大的盈利空間。法航國際事務(wù)和聯(lián)盟副總裁DominiquePatry也曾對華爾街日報表示:“在公司巴黎—紐約航線上,空客A380的上座率比其他機型高5個百分點?!?/P>
不論是在亞洲市場還是歐美市場,空中客車A380的進入無疑改變了當(dāng)?shù)睾娇諛I(yè)國際運輸市場的格局。
外航搶灘中國市場
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航空運輸市場,擁有16個旅客年吞吐量過千萬人次的機場。根據(jù)中國民航的“十二五”規(guī)劃,5年內(nèi),中國民航的客運量年均增速可能達到11%左右,這意味著到2015年底,旅客運輸市場需求將達到4.5億人次。據(jù)預(yù)測,到2020年,這一數(shù)字將增長到7億人次;2030年將再翻一番,達到15億人次,中國市場規(guī)模巨大。
從全球航空市場來看,盡管2009年~2010年全球航空市場大幅回升,但是今年全球航空業(yè)增速再次趨緩,亞太市場成為整個市場發(fā)展的驅(qū)動因素,中國則是這一地區(qū)的核心??湛腿蚴袌鲱A(yù)測顯示,2009年~2029年,前20位最大航空客流市場中,有4個與中國有關(guān),分別是中國國內(nèi)、中國至西歐、亞洲至中國和中國至美國。由此可見,中國的國際市場十分具有發(fā)展?jié)摿Α?/P>
盡管中國的國際航空市場巨大,但中國航空公司的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2010年,在中國國際客運市場上,中國的航空公司市場份額僅44%,而貨運市場這一份額僅為32%。中國國際航空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已經(jīng)被外國航空公司占有。
中國的遠程航空旅客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這樣的超大型城市。資料顯示,由美國到中國,88%的旅客的目的地是北京和上海,其次是廣州。由歐洲來中國,84%的旅客的目的地是北京和上海,第三是廣州。在此情況下,外國航空公司還在不斷要求增加至北京、上海的航班。
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國市場規(guī)模已經(jīng)足夠支持超大型飛機的運營,完全可以采用空中客車A380來進行市場的爭奪。事實也是如此,阿聯(lián)酋航空公司(Emirates Airlines)和德國漢莎航空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分別使用了“巨無霸”空中客車A380執(zhí)飛北京——迪拜和北京——法蘭克福的航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采用空中客車A380執(zhí)飛北京——法蘭克福航班的初期,頭等艙和公務(wù)艙的售價一度分別高達7萬元人民幣和5萬元人民幣,經(jīng)濟艙售價也達到了1萬元人民幣。即使這樣,這架航班仍保持了很高的客座率,搶走了這條航線上的不少旅客。
利器還是負擔(dān)?
目前,位居全球國際周轉(zhuǎn)量前20名的航空承運人中,12家航空公司訂購了211架空中客車A380。對這些擅長運營中遠程航線的航空公司來說,空中客車A380無疑是進軍市場的利器。但在這20家航空承運人中,并沒有中國航空公司的身影。對國際競爭力不強的中國航空公司而言,空中客車A380是利器抑或是負擔(dān)?
日前,南航宣布,首架引進的空中客車A380將在北京——廣州和北京-上海兩條航線上運行。
目前,國內(nèi)有3家航空公司的16個航班在北京和廣州之間往返。京廣航線航班較為密集,但需求依然十分旺盛。京廣航線上,頭等艙價格甚至達到了4760元,公務(wù)艙達到了4590元,從兩艙價格不難看出,京廣航線上商務(wù)旅客較多??罩锌蛙嘇380投放到該航線上,南航或許能進一步提升京廣航線的市場份額。在這條航線上,空中客車A380當(dāng)然是利器。但是對飛行時間3個小時左右的京廣航線而言,適合中遠程航線的空中客車A380即使叫好叫座,也可能很難盈利。
南航將首架空中客車A380投入京廣航線和京滬航線也無可厚非。新機型引入后,航空公司也需要“磨合”,通過一段時間的運營,才能積累經(jīng)驗,培養(yǎng)出一批有經(jīng)驗的飛行、乘務(wù)、機務(wù)等人才。而“磨合”的航線時間則不能太長,否則出現(xiàn)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大韓航空有限公司(Korean Air Lines Co. Ltd)的首架空中客車A380目前就運行仁川——東京、仁川——香港航線。對南航而言,空中客車A380在這兩條航線上運行,既能積累經(jīng)驗,又能加強南航的競爭力,還能讓更多旅客體驗空中客車A380飛機,培養(yǎng)其國際航線上的潛在客戶。
今年內(nèi),空客公司將交付第二架空中客車A380給南航,屆時,南航極有可能將這一機型投放到國際航線上。但是南航是否能借此良機擴大國際市場份額,還不能過早作出結(jié)論。
航空公司要搶占國際市場份額,機型、航線網(wǎng)絡(luò)、品牌、營銷能力都很重要。
航空公司根據(jù)不同定位,選擇不同的機型和客艙布局。同樣是空中客車A380,南航的客艙配置與目前往返于北京——迪拜的阿聯(lián)酋航空公司就有所不同。阿聯(lián)酋航空公司擁有14個頭等艙,76個商務(wù)艙,數(shù)量多于南航的8個頭等艙,70個商務(wù)艙。
此外,遠程航線的旅客選擇航班還會包括起降時間是否合適、中轉(zhuǎn)銜接是否方便、對航空公司是否認可等因素。將空中客車A380投入到國際航線上,對航空公司而言是一個機會。但是僅僅靠空中客車A380的魅力能吸引到的旅客數(shù)量有限,如果航空公司不提升營銷能力,完善航線網(wǎng)絡(luò),那么空中客車A380就無法獲得更多旅客,在客座率和票價水平難以保證的情況下,空中客車A380反而會成為航空公司沉重的負擔(dā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