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的7條鮮為人知的事實:徹底顛覆世界觀
1、 飛行員在駕駛室睡覺
是的,你沒有看錯。“嗡嗡聲”和連續(xù)的晃動可能不是來自渦輪,可能是英勇的飛行員正在打鼾。如果飛行持續(xù)了三個多小時,他們被允許在工作的駕駛室睡覺。此規(guī)則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印度和其他一些國家實行。當(dāng)然,這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只是一名飛行員睡覺,而且只是在飛機飛行在高空的時候。也就是說,沒有改變飛行方向和飛行高度不變化的情況下,飛行員可在駕駛室睡覺。起飛和降落時,兩名飛行員必須保持清醒。此外,機組其他成員必須每20~30分鐘檢查一次,看飛行員有沒有在其他時間點打瞌睡。據(jù)說,小片刻的瞌睡可以增加警惕性和飛行員的工作效率。
2、 可以加熱東西的風(fēng)
你有沒有想過,機艙里的空氣來自哪里?在10公里的上空,空氣如此稀少,讓人無法呼吸,機艙外溫度達到50攝氏度以下。實際上通過壓氣機壓縮后的空氣從熱的發(fā)動機內(nèi)出氣。那一刻,空氣的溫度將近500攝氏度。它的每一部分都會供飛機的不同地方使用,比如,加熱機翼,使其不凍結(jié)。還有一部分進入到中央空調(diào)。對于這種空氣,當(dāng)然,需要幾個過濾器冷卻,但總的來說,我們呼吸的空氣來自可以用來加熱東西的噴氣式爐子。
3、 氧氣罩只能持續(xù)15分鐘
在飛行前,漂亮的空姐都會解說如何使用氧氣罩,在哪些情況下使用。然而,他們從不說氧氣罩只能持續(xù)10~15分鐘。危急時刻,最重要的是,飛行員應(yīng)該降到安全高度,并前往最近的機場落地。
4、 著陸時歡呼還太早
每個坐過飛機的人都知道,在著陸時,乘客中常有人為安全抵達而歡呼,他們在飛機起落架接觸跑道時就開始?xì)g呼,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一刻是飛行中最危險的時刻之一。想象一下,當(dāng)你歡呼時,200噸的飛機突然停在來來往往時速都是近300公里的跑道上時,你會覺得安全嗎?統(tǒng)計顯示,飛機在飛行階段發(fā)生故障的情況,就死亡人數(shù)而言,降落排在第三。
5、 飛行員不吃同一種食物
“給您雞肉還是魚肉?”飛行員的食物不像乘客那樣有豐富的選擇。大多數(shù)的航空公司要求其飛行員吃不同的食物。例如,如果機長選擇了雞肉,那么副駕駛不得不選擇魚。這是為了防止食物中毒,如果一個駕駛員中毒了,那么另一個還可以繼續(xù)工作。
6、 檢查腳下有沒有救生衣
原則上,每個乘客的座位下面都應(yīng)該有救生衣,但是最近乘客們喜歡帶走救生衣以作為紀(jì)念品。例如,在“謝列梅捷沃”機場,民警每周都會抓到2、3個這樣的小偷。順便說一句,這種盜竊是犯法的,屬于嚴(yán)重刑事罪行,可能會被判兩年有期徒刑。飛行前要先檢查救生衣,如果被人拿走了的話,一定要馬上告訴乘務(wù)員。
7、 不要亂喝生水
飛機上的生水不能亂喝,只有從瓶子里倒的水才是解渴的水。在世界很多國家的機場水存量都足夠,但是不是所有國家的自來水都能飲用。據(jù)美國環(huán)保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只有15%的自來水通過了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的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