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地面服務部飛機客艙“深度清潔”項目
在東航空乘中曾經(jīng)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機艙要想干凈,需要在日本過個夜”;但在2011年9月之后,這句話悄然變成了“機艙要想干凈,只要在上海過個夜”。改變,緣于東航股份公司地面服務部飛機客艙“深度清潔”項目的全面啟動。
為給旅客營造更好的空中旅行環(huán)境,東航地面服務部于2011年9月21日正式接管了客艙深度清潔工作,每18天對上海地區(qū)執(zhí)管的156架飛機進行1次深度清潔。
客艙清潔中的大學問
看似簡單和常規(guī)的飛機客艙清潔工作,其實非常需要細心和耐心。東航地面服務部在深度清潔工作中以“不留死角、不留灰塵、不留污垢、整潔明亮”為目標,確保飛機客艙清潔“零盲區(qū)、無縫隙”,并將清潔工作延伸至所有“旅客可視界面”。
在對國內(nèi)7家航空公司進行了考察后,他們制定了更完善的客艙清潔操作流程。他們將深度清潔操作流程制作成視頻教學片,涵蓋“工具的選擇、天花板的清潔、通風口的清潔、座椅上方面板的清潔”等16項分解動作,填補了東航在客艙清潔流程標準與培訓教學工作方面多年來的空白。
在飛機客艙深度清潔的工作中,工具的選擇尤為關(guān)鍵。東航上海虹橋站坪服務中心清潔部通過引入先進高效的清潔工具“擦擦克林”、改進小桌板放置空間吸塵管路接口、自制空調(diào)風量控制旋鈕毛刷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客艙清潔效率與質(zhì)量。
深夜長時間工作的“排頭兵”
客艙深度清潔是一項“摸著石頭過河”的工作,東航地面服務部組織了45名工作能力較強、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男性員工擔當此項工作的“排頭兵”。一架飛機的客艙深度清潔工作起初需要6小時~8小時,并且必須在全天航班結(jié)束后進行,所以工作時間通常都是在深夜里。在清潔質(zhì)量控制上,地服部以“旅客視角”為根本,提高了工作質(zhì)量。
經(jīng)過多次的試驗和摸索,東航在上海虹橋、浦東兩座機場的清潔部制訂了對于普通單通道飛機安排2個~3個班組作業(yè)、對于雙通道飛機安排4個班組作業(yè)的用工計劃。隨著工作的逐漸熟練和規(guī)范習慣的逐漸養(yǎng)成,深度清潔工作的時間降至3小時~4小時,每架飛機的平均作業(yè)工時減少了20.5%,深度清潔易耗品綜合成本平均降低了26.86%,保障能力提高了10.6%。
交給旅客一張“芬芳”的名片
截至2012年12月30日,東航地服部累計完成飛機深度清潔3734架次,日均完成8架次。一年來,飛機客艙環(huán)境得到了顯著改善,人工成本有效降低,在上海虹橋、浦東兩座機場的保障能力由初期的141架升至156架,獲得了廣大旅客、業(yè)內(nèi)同行的一致好評。
然而,深度清潔工作遠沒有畫上句號,待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由于沒有與機務部門實現(xiàn)飛機維護修理與深度清潔的信息共享,導致個別剛完成客艙深度清潔作業(yè)的飛機,在機務部門開展臨時性、調(diào)配性維修檢查后,需要再次對某些部位進行深度清潔;個別老舊機型盥洗室在清潔工作完成后,異味還是難以完全去除等。未來,東航飛機客艙的深度清潔工作質(zhì)量將進一步提高,讓東航的每一個航班都可以向旅客呈遞一張“整潔、明亮、芬芳”的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