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機場保障飛行校驗工作側記(圖)-中國民航網
校驗飛機進行維修 1月31日-2月6日,阿爾山機場飛行校驗工作如期開展,與此同時,阿爾山地區(qū)也迎來了入冬以來最為寒冷的氣候條件,在極低溫條件下阿爾山機場打響了飛行校驗保障工作攻堅戰(zhàn)。 本次飛行校驗科目較為全面,包括了機場西航向臺、東下滑臺/測距臺、全向信標/測距臺、西近臺/中指點標臺以及精密進近坡度指示器、進近燈光、跑道燈光在內的所有通信導航設備及助航燈光設備。但是,由于近日阿爾山地區(qū)溫度驟降,夜間最低溫度一度突破-47℃,白天氣溫也在-30℃以下,連續(xù)的極低溫天氣造成了設施、設備不同程度故障或損壞,員工室外作業(yè)極為艱苦,這一切都給飛行校驗工作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然而機場全體員工、機組全體成員不畏嚴寒,整裝上陣,為飛行校驗工作的順利完成譜寫了一曲令人感動的樂章。 不畏嚴寒 高空調節(jié)天線確保參數正常 在對下滑設備進行飛行校驗時,由于氣溫及地面條件變化等多方面原因,造成設備參數超限,僅僅憑借通過軟件調整參數或者調試電路板已經無法確保參數的正確性,若要準確校對設備參數,則必須對下滑天線進行調整。阿爾山機場的下滑天線掛在一座高15米的鐵塔上,需要工作人員攀上鐵塔手動調節(jié),當時室外溫度為-42℃,可以想見在如此嚴寒條件下在15米高空調整天線是多么的困難。 然而,航務保障部通信導航隊的工作人員不畏嚴寒,毅然上陣。在做好高空作業(yè)防護措施后,攀爬到天線上去手動推拉調整。高空處的溫度之低、風力之強更甚于地面,寒風夾雜著冰粒打在他們臉上,但他們全然不顧,全身心都集中在對天線的調整上,一個細小的螺絲都成為他們關注的對象,不僅如此,由于室外溫度過低,造成了天線本身溫度也極低,工作人員笑言:"真是多少層手套都沒用啊,手都凍的沒有知覺了。"為了保證參數更加精確,飛機每次進近,就會通報一次參數,工作人員就會根據校驗員的指令一次又一次的爬上鐵塔,調整天線,直到數據精準、合格為止,最后在甚高頻中傳來了校驗員的聲音"下滑一號機數據合格!""下滑二號機數據合格!"那一刻,機房中傳出勝利的歡呼聲,大家擊掌相慶,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校準助航燈光 爬冰臥雪 只為校準助航燈光 如果你曾到過阿爾山,經歷過阿爾山的冬天,你就會深深的感受到,阿爾山冬天的雪有多么的冰冷,沒膝的冰雪是如何將你的雙腿凍的毫無知覺。在此次飛行校驗過程中,飛行區(qū)管理部電站工作人員更是深深感受到這一點。由于地面條件變化等原因,機場助航燈光設備有多處誤差,需要工作人員到跑道等處進行調整,而助航燈光設備大部分貼近地面,為了保證設備精準,工作人員不得不跪在深雪中,甚至需要臥在跑道上校準燈光設備。 在機坪、跑道那些沒有任何遮擋物的地方,溫度之低更甚于其它地方,電站助航燈光工作人員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零下四十度的天氣和寒冷的冰雪凍得他們的雙腳失去了知覺,實在太冷的時候,他們才能 "躲"進等在一旁的車中緩上一緩,只要一聽到機組調整燈光的命令,就需要馬上出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的艱苦努力下,助航燈光校驗工作順利完成。 晝夜除雪 完成下滑臺保護區(qū)除雪 由于阿爾山機場地理、氣候環(huán)境特殊,冬季降雪量大,儀表著陸系統(tǒng)的下滑設備可能會由于雪層過厚反射面發(fā)生變化造成參數告警,這會給飛行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在此次校驗過程中,為確保設備參數正常,飛行區(qū)管理部場務隊堅守崗位,甘冒風雪,24小時連續(xù)作業(yè)將下滑臺保護區(qū)的積雪清除、平整,確保了飛行校驗的順利進行。 阿爾山的晝夜溫差很大,太陽落山后,僅有的一絲暖意也被嚴寒的肅殺之氣吞噬了。而場務隊裝載機、除雪車燈光依舊明亮,劃破那不可一世的嚴寒肅殺。 突遇意外 校驗中心與機場通力合作排除飛機故障 "塔臺,校飛3667,我們已經進近五邊,準備落地,檢查飛機!"在一次校飛過程中,甚高頻中突然傳出了機長的聲音,聽到這樣的要求,大家都吃了一驚,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會有這樣的意外發(fā)生,飛機落地后,機組機務對飛機進行了詳細的檢查,檢查結果發(fā)現是發(fā)動機火警傳感器故障,需要從飛行校驗中心緊急調配備件。 得知消息,機組立即與飛行校驗中心進行溝通,最后決定經由北京飛往阿爾山的定期航班將此航空備件帶至機場,同時派出校驗中心工作人員協助機務進行飛機維修工作。這一次的飛機維修不同于以往,沒有經歷過的人也許無法想象,一位校驗中心的專家感慨地說:"做了一輩子飛行保障,從來沒有遇到在嚴寒條件下工作。" -40℃的機坪上,沒有機庫,工作人員就只有露天作業(yè),沒有防寒裝備,機場公司就立即派人去市區(qū)購買,沒有保暖措施,只有使用車輛當做臨時的保暖場所,就這樣工作人員默契而忙碌的工作著,凍得實在堅持不住,就去停在一旁的車內暖暖腳,喝一口熱水,幾分鐘后下來繼續(xù)工作。幾經反復,維修人員的帽子結了厚厚的一層霜,眼睫毛上面都掛著冰晶。他們不能戴太厚的手套作業(yè),怕影響精準度,一雙手幾乎已經凍"木"了,可他們一直堅持著決不放棄。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搶修,飛機終于又一次試車成功。 溝通順暢 確保校驗飛機定期航班正常有序 1月8日,阿爾山機場定期航班已經正式開通,校驗飛機飛行、盤旋時間接近正常航班飛行時間,且由于阿爾山機場靠近邊境線,空域屬于空軍管制區(qū)域,可協調高度層極少,為了保障兩個航班的安全、正常、有序,航務保障部航行管制室與空軍管制部門協調聯系,及時、準確申報飛行計劃,保證校驗飛機在國境線附近飛行時機組能夠及時通報飛機與邊境線的距離,避免引發(fā)事端。 同時,在本場飛機進離場時調整兩個飛機高度層,調整兩架飛機起飛降落時間,防止發(fā)生不安全事件,并且與機場各部門相配合,通報正常航班落地時間,提醒各部門做好準備工作,確保定期航班的正常飛行。 在飛行校驗期間,機場氣象臺工作人員的準確預報更是為校驗的安全順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當人們還在溫暖的被窩里安眠,他們已經早早起床,觀察天氣,查看數據,為我們的安全飛行盡心盡力地服務著。"披星戴月算什么,飛行安全才最重要!"工作人員如是說。在一次校驗過程中,準確的預報對飛行校驗保障工作起到了關鍵作用。"校飛3667,氣象預報通告,兩小時后本場有小雪,能見度降低,氣象臺提醒校驗飛機盡早落地,確保安全!"最終,校驗飛機于風雪來臨之前安全落地。校驗飛機落地后不久,天空飄落雪花,事后得知,若不是那一次的準確預報,校驗飛機只能備降其他機場,就會給校驗工作帶來被動局面。 援助得力 兄弟機場派遣技術骨干 此次飛行校驗,得到了兄弟機場大力支持和幫助。在集團公司航務管理部的協調下,呼和浩特機場、包頭機場分別選派技術骨干協助本次飛行校驗。由于阿爾山機場通航不久,機場員工對于飛行校驗的知識掌握還不夠全面,幫助工作人員就成了這次飛行保障的強大后盾。是他們以其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連續(xù)工作的實戰(zhàn)精神,有力保障了飛行校驗工作。 2月5日下午17時,隨著B-3667號校驗飛機的安全落地,本次飛行校驗工作圓滿完成,所有通信導航設備及助航燈光設備校驗結論均為合格,可以開放使用。(阿爾山機場 通訊員張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