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乘飛行記:與無陪兒童的邂逅
每當我自信地站在客艙里,向每位擦肩而過的旅客報以溫柔的微笑,向每位匆忙趕路的旅客道聲溫暖的祝福時,心里深深感受到的,不單單是一份職業(yè)的習慣性行為,更是因為年少時追逐的夢想實現(xiàn)的喜悅。每當此刻,我都是帶著我的夢想,隨著漸漸推出的飛機,緩緩起航。
2012年11月,我懷著在藍天翱翔的夢想來到深圳航空公司培訓實習。從一名稚氣未脫的在校學生,慢慢向一位成熟穩(wěn)重的乘務員轉變。培訓期間,我積極參加各項業(yè)務培訓,努力通過常態(tài)化的基礎訓練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我時常在思考,如何將航班服務枯燥的程序轉化成安全周到的服務并樂于被旅客接收?我告訴自己,只要站在飛機上一分鐘,我就要考慮如何做好旅客服務,如何做好旅客的安全保障,并學會并掌握如何在機上與旅客有效溝通。
經(jīng)過三個月緊張嚴格的培訓,我終于通過考核。每天笑迎旅客,陪伴他們一路平安,聆聽他人對我服務工作中的建議和叮囑,經(jīng)受每一名旅客對我的服務工作的嚴格考驗。還記得2013年7月3日,我執(zhí)飛ZH9671航班的情景。面對一位12歲的無陪小孩胡鉑森——這是我飛行中首次遇見無陪兒童。
在服務工作中,我多次巡艙,每次都會和胡鉑森交流,確認其已經(jīng)按安全要求做好,緩解他飛行旅途中的孤獨和恐懼。餐飲服務時我先給胡鉑森發(fā)了餐食,發(fā)完餐飲后,我看見他眼瞪瞪地看著我欲言又止,問他怎么了他又不說。我?guī)е苫罄^續(xù)緊張的工作流程,但始終放心不下他。直到該工作結束后我再次過來胡鉑森旁,問他是不是不舒服,他告訴我他沒有吃飽。我馬上回后艙詢問是否有多余的餐,碰巧餐食已經(jīng)全部發(fā)完。我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午飯拿去給胡鉑森,并讓旁邊的旅客幫忙照看。
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飛行,航班終于到達目的地,胡鉑森緊緊牽著我的手緩緩走下飛機,我把他交給地服后,胡鉑森轉身向我揮手并且說了句:“謝謝阿姨!”這一句簡單卻有力的話語,卻讓我非常感動。清艙時,在胡鉑森的座位上發(fā)現(xiàn)了一封信,是寫給我的。信上寫著:“我叫胡鉑森,今年12歲,我對這次航班非常滿意,我進餐的時候飯不夠吃,阿姨就把她的飯給我吃了自己餓著肚子……”當時我看著這真切的語句,感動頓時溢滿了我的整顆心臟。
轉眼間四個月過去了。我每天在城際中穿梭,迎來送往一批又一批的旅客。我感受過他們航班臨時管制延誤時焦急等待的心情,見證過他們親人相見久別重逢的感動,陪同過他們一起默默祈禱雷雨驟停順利起飛的盼望,與他們共同渡過了一段段充滿酸甜苦辣的旅途。
“尊敬的各位旅客,由于航班延誤,為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歡迎您再次乘坐深圳航空,謝謝”一段延誤多時的旅程即將結束,我錘了錘酸疼的腰,整理好頭發(fā),撫順那套鮮紅的制服。我已經(jīng)記不得每天需要彎腰多少次,去詢問每一位旅客的飲食需要,我已經(jīng)記不得每次航班要來回巡視多少遍,以追求安全工作的零差錯。
不管有多累有多委屈,每次,我都會在航班結束時打足精神走出客艙。面對歷經(jīng)各種狀況最終抵達目的地的旅客,我都會以自己最好的狀態(tài)為他們送行,讓他們留下對深圳航空最美好的印象,同時,一次次的遠行,也是在為自己放飛的夢想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