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之情 母校之恩——民航飛院老領導回家
圖:學校領導班子與離退休老領導合影留念 攝影:雷凌航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艾青《我愛這土地》
這句膾炙人口的現(xiàn)代詩,近日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最可愛的”群體身上得到了詮釋與升華。2011年10月15日,五十五載春華秋實碩果凝聚,二十余位學校老領導重回飛院。桑梓之情,母校之恩,賦予了這次集體參觀、考察特殊的意義——回家。
每個名字都是一段傳奇
原政委高世昌、原黨委書記富允弼、原校長李懋友、老領導諸葛升、郭為民、王文富、王科仕……,對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而言,這每一個名字,都象征著一個時代的傳奇。從1956年創(chuàng)業(yè)伊始,到60年代勵精圖治,再到80年代擺脫體制、觀念的束縛,飛院由小變大,從弱到強,前輩們也在飛院這片熱土朝夕耕耘、點滴積累,把人生最美的青春、理想奉獻給了民航事業(yè)。
校史陳列館里,老領導們在沙盤模型、照片墻前面長時間停駐、端詳,從每一張黑白照片,每一封文件、書信中仔細尋找著崢嶸歲月留給他們的記憶。冬春交替間,大禮堂拆去,圖書館大樓拔地起;紅磚房老去,新區(qū)校舍漸成規(guī)模?!俺悄吓f事,故地重游”,“沈園柳老,飛院煥然”,面對欣欣向榮的校園,老領導們感慨而欣喜。一代代飛院人繼往開來的接力間,舊物消失,“忠誠團結、勤奮嚴謹、安全精飛、求實創(chuàng)新”的十六字校風永遠傳承。
黃金十年 用成績向時代匯報
在飛院廣漢片區(qū)參觀期間,老領導們先后來到學校圖書館,走進模擬機中心、廣漢分院管制塔臺,了解教學訓練情況。CJ-1全動模擬機、ADS-B廣播式自動監(jiān)視系統(tǒng)、新舟600高教機……先進齊全的飛行訓練設備,系統(tǒng)科學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贏得老領導們大加稱贊。
15日下午,飛院舉行歡迎座談會。民航飛院黨委書記朱勇、校長鄭孝雍、黨委副書記陳大伙、工會主席黃清文等向各位老領導、老前輩匯報了學校“十五”、“十一五”階段的建設發(fā)展情況。
鄭孝雍介紹說:“學?,F(xiàn)有4個訓練分院,1個航站,以及模擬機中心、飛機修理廠、發(fā)動機中心等,理論教學系統(tǒng)下設9個二級學院,在校學生規(guī)模超過16000人,飛行訓練時數(shù)突破22萬小時”。展望未來,學校領導向老領導們匯報了在“以飛為主、協(xié)調發(fā)展”方針指引下,學校實施6321工程的布局規(guī)劃。
聽到一組組令人信服的數(shù)據(jù),與會老領導頻頻點頭,并祝福飛院蒸蒸日上,前程似錦。
明天更好 六十華誕再相聚
在飛院考察期間,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向離退休老領導們詳細解讀了“遠舉高飛、博學篤行”校訓的凝練過程,分享了治校發(fā)展策略。朱勇書記代表學校向各位老領導發(fā)出了60周年校慶邀請,“老領導們曾經(jīng)用汗水筑就學校的基石,用智慧寫就學校的輝煌,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再過五年,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將迎來六十華誕,希望各位老領導保重身體,六十甲子再相聚!”
飛院原黨委副書記諸葛升代表離退休老領導致詞:“重回飛院,驚喜的發(fā)現(xiàn)學校‘變了’,變大了,變美了,變新了;但有一點沒變,就是飛院人的傳統(tǒng)沒變,飛院人對老十四航校人的熱情沒變。我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飛院的文化、精神,歷久彌新,從未改變!”。殷殷話語,流淌著前輩們畢生求索的品格、沉香,凝聚成金秋校園里又一份果實。
10月16日至17日,在飛院領導的陪同下,老領導們前往綿陽、新津分院參觀、考察。
回味激情燃燒的歲月,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老領導們表現(xiàn)出的風采是“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們青春年代留下的足跡、揮灑的汗水,早已深深地融入母校多情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