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你的服務是旅客真正需要的嗎?-中國民航網(wǎng)
筆者每天上班經(jīng)過機場高速公路,進入收費站領取通行卡時,看到收費員的操作程序是這樣的:在司機停穩(wěn)車后,先從窗口伸出手來,向司機招手問好,然后縮回手去,再開始在電腦上進行相關操作,最后給司機發(fā)卡放行。
據(jù)了解,收費員向司機招手示意的動作,是該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對外宣傳的一個服務亮點。筆者曾經(jīng)也有意識地對其他高速公路收費站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其他收費站的確沒有“一招手”這個動作。
只是,這“一招手”的動作能提高服務水平嗎?收費員這“一招手”的動作,看似對司機表示了熱情和友好,但大部分司機都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通過收費站,而不愿意在此浪費時間。盡管在“一招手”之間,也許就是短短幾秒鐘。更何況,走機場高速去機場的不是去上班的機場員工,就是趕飛機的旅客。如果出門較早,或一路順暢,這“一招手”耽擱的片刻工夫,或許不會被放在心上。要是哪一天出門稍晚或碰上堵車情況,車上的人心急火燎地要往機場趕,這“一招手”的耽擱就會讓車上的人更加著急甚至生氣。
筆者就有過幾次這樣的經(jīng)歷,看到收費員浪費那寶貴的時間,就心中有氣,腦海中也會跳出一個老笑話:一位護士叫醒一位熟睡的病人,說:“先生,你該服用安眠藥了。”同理,筆者認為,機場高速收費站的這“一招手”服務大可不必。因為這一服務沒將司機對服務最本質的要求擺在首位,反而對車輛的快速通行造成影響,違背了收費站應快速放行的原則。
近年來,各地民航單位都十分注重提高服務質量。安全是民航業(yè)最好的服務,順暢也是民航業(yè)提高服務水平的重心。此外,各地民航單位還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旅客放心、順心、舒心地出行,比如便捷的登機程序、快速的安全檢查、輕松的休息環(huán)境等。
但筆者認為,作為一個直接服務旅客的民航單位,要持續(xù)提高服務水平,還要了解旅客的真正需求。在提供服務的時候,民航單位必須思考哪些服務是必需的,哪些服務是像機場高速收費站“一招手”那樣,為了服務而服務的項目;要認真追問,這一項服務是旅客真正需要的嗎?只有了解旅客的真正需求,民航單位才能在信息提供、地面交通、購票取票、手續(xù)辦理、安全檢查、候機休息、機場購物、機上服務、中轉銜接、行李交運和提取等各個服務環(huán)節(jié)中,認真查找不足;才能站在旅客的角度去換位思考,積極摒棄那些旅客并不需要的服務措施和環(huán)節(jié),真正滿足旅客的需求。
李嘉誠有一次開會時問部下:“一個司機開車進入加油站最想完成的是什么?”眾人回答:“加油!” 李嘉誠略顯失望。于是,有人補充說:“休息,喝水,上廁所。”“開車進加油站的人,最想做的是

- 上一篇
臺風“啟德”襲深 機場提前預警-中國民航網(wǎng)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wǎng) 記者凌育增、任智麗 通訊員宇韜、陳昭、小驥 報道:深圳氣象局8月16日發(fā)布消息,預計臺風“啟德”將于8月16日晚至17日中午對深圳產(chǎn)生影響。截至8月16日晚上19時,記者從深圳機場了解
- 下一篇
視點:民航需要“人為為人”的企業(yè)文化-中國民航網(wǎng)
目前,各民航單位都在積極建設自己的企業(yè)文化。由于民航業(yè)的服務特性,很多單位在企業(yè)文化的構建過程中,都十分注重強調服務品質的提升。因為它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出企業(yè)文化深層內涵和外部表現(xiàn)是否契合與統(tǒng)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