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員的心理問題必須引起重視-中國民航網
恐怕沒有哪個群體比他們更擔心刮風下雨了。他們沒有“小樓一夜聽春雨”的雅興,也沒有“忽聽春雨憶江南”的心情。一旦下雨,他們擔心的是如何繞飛,怎樣確保航班安全。也沒有哪個群體像他們一樣,仰望藍天的時候,思緒會飄到美景以外的地方。藍天對于他們有著特殊的意義,是責任所在,也是壓力所在。他們就是管制員。
管制員這個群體人數少,而且他們默默地守在指揮屏幕后,所以較少被公眾關注。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的心理問題可以被忽視。因為這直接關系著航班安全和順暢,關系著公眾出行。
管制工作具有壓力大、瞬時緊張程度高等特點。西班牙航空管制員工會的主席曾表示,空管的工作壓力過大,而且承受著比其他行業(yè)高得多的自殺頻率。管制員在確保工作正常運行時要承受壓力,在工作出現失誤時,更要承受更大的壓力。比如,一旦某位管制員在指揮飛機時,沒有按規(guī)定標準保持兩個航班的安全間隔,那么,即使沒有影響航空安全,他也會面臨著各種處罰,包括在會議上被點名批評、罰款、暫停指揮等。而一旦因為工作失誤影響了航班安全,管制員要承受的壓力更大。國外曾經有管制員因為工作失誤被槍殺,也曾有管制員因為對自己的失誤過于自責而自殺。所以,很多管制員形容其工作時,會用“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等詞語。如此大的工作壓力,自然造成部分管制員有心理問題,比如情緒暴躁、過于沉默等。
管制員的心理問題可能在工作中的短期顯現并不明顯,也不會直接影響航班安全。因為,空管單位都有著相對完善的制度來確保管制員在工作時有“多重保險”,比如“雙崗制”、主管監(jiān)控等措施都能及時發(fā)現問題的苗頭。所以,部分管制單位可能還沒有及時發(fā)現,并重視這個問題。
但是從長期來看,管制員的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重視和解決,就可能影響管制隊伍的建設和空管行業(yè)的發(fā)展。當前,培養(yǎng)一位管制員一般需要一年至兩年的時間,如果一位管制員因為出現心理問題而最終導致不能完成指揮工作,那么對行業(yè)發(fā)展而言,是一個損失。而如果管制單位沒有對管制員出現心理問題的現象進行分析,探討解決辦法,那么可能有越來越多的管制員出現心理問題,也就可能給行業(yè)發(fā)展帶來巨大的損失。只有每一位管制員都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使整個管制隊伍朝氣蓬勃,積極向上,才能促進空管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目前,我國空管行業(yè)發(fā)展十分迅速,會遇到很多以往沒有遇到的問題,比如管制員的心理問題,這就需要相關空管單位要及時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前,部分空管單位已經開始重視管制員的心理問題,并著手解決,這是一個值得鼓勵的好現象。但從整個行業(yè)來看,重視的程度還遠遠不夠,應該在全行業(yè)營造正確認識、切實解決管制員心理問題的良好氛圍。(《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 李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