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女性挑戰(zhàn)空姐形象
英國女高管菲茨杰拉德在58歲時轉職成為空姐。
我國空姐首先要漂亮,其次要年輕;但歐洲“空姐”打破了我們以往對空姐的刻板印象。男女平等已經(jīng)成為共識,消除對婦女的一切歧視世界許多國家都在各行各業(yè)落實,我們對未來社會的愿景是:真正的人人平等。
前不久去西班牙旅行,我們先是飛到德國的慕尼黑轉機,然后再從慕尼黑飛到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貋頃r,我們從葡萄牙的里斯本飛到德國的慕尼黑,再從慕尼黑飛到北京。在飛機上所待的時間大約為24小時。這24小時讓我充分領略了這幾個國家女性挑戰(zhàn)空姐形象的所為,也讓我明白了男女平等的具體化。
我們給空姐賦予了神秘的色彩,也給空姐規(guī)定了刻板的形象??战闶紫纫粒菝部∶?,身條絕佳。其次要年輕,大約沒有多少超過30歲的。這幾年才有了空嫂的說法,但年齡其實也在30歲左右。還有空姐有標準的發(fā)式:盤發(fā)。空姐要有標準化的微笑,那微笑讓你感到自己的尊貴。空姐要有極其熱情的服務,那感覺好像你就是皇帝或上帝,她就是臣妾或丫鬟。改革開放前只有權貴與一定級別的人物才能享受坐飛機的待遇,乘客與空姐之間的權力關系是很明顯的,雖然表面溫情脈脈。改革開放后富商老板加入了乘坐飛機的隊伍?,F(xiàn)在不同了,多么普通的百姓也都能乘坐得起飛機了。但所有坐飛機的人都覺得自己花了不菲的錢,就應該享受空姐周到熱情的服務,順便享受一下平日里難有的尊貴感覺??战闶悄腥藗兿胂蟮膶ο?,也是那些有錢財有地位的男人掠美的對象。自視很高的男人以與空姐談戀愛證明自己的杰出,王朔的小說《空中小姐》與他創(chuàng)作改編的電影《非誠勿擾2》都寫到了空姐。
我國空中小姐的形象一貫如此:年輕、漂亮、熱情、周到,我們習以為常。近十年,每年都會乘坐飛機出行國內(nèi)外,但這次去西班牙,乘坐飛機的感受還是略有不同,因為打破了我們以往對空姐的刻板印象。
在從北京到慕尼黑的德國漢莎航空飛機上,就讓我有這種不同的感受。他們的空姐年齡、相貌、胖瘦、發(fā)式各不相同。年齡有大的30歲、40歲的,也有小的20多歲的;相貌有漂亮的也有普通的;體型:有胖的也有瘦的;發(fā)式有辮子也有短發(fā)。從德國慕尼黑到西班牙巴塞羅那的飛機上,出現(xiàn)了一位年齡絕對在60歲以上的空姐,她滿臉皺紋,但笑容燦爛,但我看到她的那一刻覺得她比誰都漂亮,她的笑出自內(nèi)心的博愛與對自己職業(yè)的熱愛。她的形象挑戰(zhàn)了我對空姐的刻板印象。
當我們旅行結束,從葡萄牙的里斯本到德國慕尼黑的飛機上,我又看到一位絕對肥胖的空姐,她已經(jīng)不是胖,而是肥胖,在門口迎接旅客,她笑得自然親切,她是空姐嗎?有一刻我真的愣了,看到這位空姐比看到那位滿臉燦爛笑容的老年空姐更令我吃驚,這位空姐更是挑戰(zhàn)了空姐的刻板印象。
是啊!什么是不可以打破的?既然西班牙的國防部長可以是一位女性,且上任之初可以挺著大肚子昂首闊步地檢閱部隊;既然不修邊幅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一介女子,可以在歐洲大陸上消除因為金融危機帶來的信貸危機,并力主歐洲共同體的完整性;既然歐洲許多國家的政府女部長已經(jīng)分得一半江山,歐洲女子們還有什么疆域不可以打破?過去形成的空姐必須是年輕、漂亮、高挑、苗條、白皙的刻板印象為什么不可以打破?一位女子不能因為她年老或發(fā)胖就讓她從自己喜歡且有經(jīng)驗的空姐崗位上下來。只要她多年來盡職,她就是一位好空姐。
這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我們的空姐形象,也讓我聯(lián)想到我們不小的禮儀小姐群體及她們的形象。由于商業(yè)的需要,禮儀小姐頻頻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與電視中。禮儀小姐這個群體像機器人一樣被訓練,在這份職業(yè)中完全無法體現(xiàn)人的人格與情感,她們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成為純粹的工具,更有甚者成為大眾消費的對象。一個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鑒寶》節(jié)目,曾經(jīng)讓禮儀小姐穿幾近三點式的服裝出場,請問這個節(jié)目是通過禮儀小姐的肉體吸引觀眾的眼球呢?還是通過藝術品寶貝贏得觀眾呢?某些媒體完全沒有社會性別意識,隨便將女性商品化,性欲望化。在我們這里,因為公眾對聯(lián)合國的消除對婦女的一切歧視的條約知之甚少,也缺少這方面的普及教育,于是人們對生活中見慣不怪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習以為常。我們所謂的“女性的氣質(zhì)”與歐美其他國家女性的氣質(zhì)也有所不同,這是不同的社會性別教育與社會性別實踐的結果。
這個世界變化快,男女平等已經(jīng)成為共識,消除對婦女的一切歧視世界許多國家都在各行各業(yè)落實,我們對未來社會的愿景是:真正的人人平等,人的尊嚴的實現(xiàn),人格的尊重。(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張紅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