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即將迎來歷史“大擴容” 這些藥企最受影響!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8-28 打印內容
據專業研究人士介紹,從1998年開始實施“統賬結合”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住院費用由統籌基金支付,門診費用主要由個人賬戶支付。到2019年,職工醫保的住院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但門診的保障比較薄弱。
由于門診費用負擔畸輕畸重,大部分健康人群個人賬戶大量結余,而少部分年老、體弱人群個人賬戶入不敷出、個人負擔沉重。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極大受限,急需通過改革激活資金。
第二個擴大是醫保統籌基金擴充。意見指出:要科學合理確定個人賬戶計入辦法和計入水平,在職職工個人賬戶由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計入標準原則上控制在本人參保繳費基數的2%以內,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統籌基金;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原則上由統籌基金按定額劃入,劃入額度按所在地區改革當時基本養老金2%左右測算,今后年度不再調整。個人賬戶具體劃入比例或標準,由省級醫保部門按照以上原則,指導統籌地區結合本地實際,統籌研究確定。調整統賬結構后減少劃入個人賬戶的基金主要用于支撐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提高門診待遇。
過去,醫保個人繳費的2%和單位繳費的30%計入個人賬戶。改革之后,意味著單位繳費的30%將計入醫保統籌賬戶,這意味醫保資金將迎來一筆大“擴容”。
第三個擴大是個人賬戶使用范圍的拓寬,包括擴大享受人群、擴大支付范圍、探索支付。意見指出:個人賬戶主要用于支付參保職工在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政策范圍內自付費用。可以用于支付職工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探索個人賬戶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的個人繳費。個人賬戶不得用于公共衛生費用、體育健身或養生保健消費等不屬于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的其他支出。健全和完善個人賬戶使用管理辦法,做好收支信息統計。
除了職工醫療保險外,我國還有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農合)。由于繳費金額低,所以報銷自然也是比不上職工醫療保險。改革后,這一部分人也可以共享職工醫療保險賬戶。
這樣一來,平衡了“年輕人”對于個人賬戶基金部分轉讓到統籌基金的情緒,另外將進一步激活個人賬戶結余資金的使用效率等各項因素。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