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特有品種如何一致性評價?用二次開發思維按ICH要求做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8-4-27 打印內容
結合筆者所在企業所接觸到的工作實際,在如何開展“特有品種”的一致性評價的藥學研究工作方面,有關于藥學部分的如下信息分享——即應當按“二次開發”的思維,按ICH的要求重新研究,具體為:包括并不限于合成工藝、質量控制、雜質及雜質譜分析研究數據,生產工藝控制、風險控制及策略、制劑工藝規程的再分析和評價等。
更具體而言,由于各種歷史原因,我國特有品種的藥學研究工作在工藝、處方、標準、穩定性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缺陷。例如:標準中含量測定方法過于陳舊,靈敏度或專利屬性不強,當時HPLC還沒有廣泛應用于質控,有關物質方法仍采用定性的薄層法。還有,因檢驗方法的不夠靈敏導致的有關物質沒有充份暴露,需要重新梳理……
根據質量源于設計的原理,筆者所在團隊對藥品的工藝研究、生產、質量管理、風險控制、安全與有效等多個維度進行重塑和詮釋,多數情況下,可能需要變更工藝、處方。在此,將藥學一致性(CMC部分)的研究總結概括為以下(包括但不限于)幾個層面的內容呈。
12
上篇:
下篇: